打开主菜单
小青青的笔记
β
搜索
查看“HTTP状态码”的源代码
←
HTTP状态码
因为以下原因,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:
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:
管理员
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。
{{高级信息框 |title=复制粘贴自其它维基 |text=这篇笔记复制粘贴自维基百科,需要做好本土化工作。 }} {{noteTA |G1=IT }} {{HTTP}} '''HTTP状态码'''是用以表示[[網頁服务器]][[超文本传输协议]]响应状态的3位数字代码。它由 RFC 2616 规范定义的,并得到 RFC 2518、RFC 2817、RFC 2295、RFC 2774 與 RFC 4918 等规范扩展。所有状态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了响应的五种状态之一。所示的消息短语是典型的,但是可以提供任何可读取的替代方案。 除非另有说明,状态码是HTTP / 1.1标准(RFC 7231)的一部分。<ref>{{cite web|title=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---HTTP/1.1|url=https://tools.ietf.org/html/rfc2616|website=IETF|accessdate=2015-10-16}}</ref> HTTP状态码的官方注册表由[[互联网号码分配局]](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)维护。<ref name="iana_status_codes">{{cite web|url=http://www.iana.org/assignments/http-status-codes/|title=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(HTTP) Status Code Registry|publisher=Iana.org|accessdate=January 8, 2015}}</ref> 微软[[互联网信息服务]] (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)有时会使用额外的十进制子代码来获取更多具体信息,<ref name="MS_KB943891">{{cite web|url = http://support.microsoft.com/kb/943891/|title = The HTTP status codes in IIS 7.0 |date = July 14, 2009|publisher = [[Microsoft]]|accessdate = April 1, 2009}}</ref>但是这些子代码仅出现在响应有效内容和文档中,而不是代替实际的HTTP状态代码。
返回至
HTTP状态码
。